【现场会经验交流】鹤岗矿业公司:?大力实施煤矿“1573”安全素质提升法以全员素质提升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大力实施煤矿“1573”安全素质提升法
以全员素质提升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鹤岗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鹏飞
各位领导、同志们: 云顶集团在我公司召开安全培训工作现场会,对我们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和促进。近年来,鹤矿公司落实云顶集团培训工作要求,切实把全员素质提升作为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治本之策,积极创新思路,大力实施煤矿“1573”安全素质提升法。 一、用大培训理念引领职工安全素质提升 多年的安全生产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技能是一个概念不同而又有机联系的整体,任何一项缺失,都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安全教育解决的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安全意识,表现为安全理念、安全态度、安全价值取向、安全思维方式,是一个人的安全观。不可用狭隘的安全培训代替安全教育,有安全知识不等于有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如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工伤人员现身说法、学生给父兄写安全信等,其指向是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安全培训解决的是职工安全知识不足的问题。安全教育也不能代替安全培训,有安全意识也不等于有安全知识,一向谨小慎微的人也会因无知而违章受到伤害;安全培训,如学习煤矿安全规程、掌握岗位操作规程、贯彻作业规程等,其指向是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提升解决的是职工实际操作不安全的问题。有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不等于有安全技能,如因岗位操作不熟练或误操作会导致事故发生。安全技能是个实践问题,如现场手指口述、师傅带徒弟、岗位练兵、实操考核等,其指向是解决职工岗位操作不正规不熟练、管理不精细不精准、处理隐患无方法无技巧等问题。基于此,我们牢固树立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技能提升“三位一体”的大培训理念,构建大培训格局,使之相互贯通融合,统筹解决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二、用五项溯源治理提升职工安全素养 一是深化安全培训供给侧改革,提升教学和培训质效。实行教师准入制。专职教师必须有5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学历达到大专以上,达不到准入标准及时调整。同时,实施联合教学机制,建立兼职教师库,选聘公司和各矿总工程师及专业副总工程师、优秀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技术状元为职工授课。2021年以来,公司举办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3期,每期由1名公司副总以上领导进行授课,培训2000余人;举办防冲、防突、风险辨识等专项培训班380期,培训1.9万余人。实行差异化薪酬。将教师总薪酬30%作为差异化考核部分,通过教学考核,结合学员满意度测评等综合评定,同岗位教师薪酬最多相差1000元,切实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实行教学效果评估。坚持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等四个层面,检验培训实效,掌握培训需求,提升教学和培训质效。通过供给侧改革,目前公司共有专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244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由51%提升至83%,学员一次考试通过率由84.5%提升至96%。 二是系统治理“三违”现象,提升矿井整体安全度。编发10条安全生产红线名录,92条严重“三违”和205条习惯性违章行为名录,严格落实“破两关、两从严”,对严重“三违”人员实行过“七关”处理。2021年以来,共有147名严重“三违”人员过“七关”,促进了职工向不敢违章、不能违章、不想违章的思想转变。同时,公司从关爱职工身心健康出发,提供均衡营养班中餐,为井下一线职工过生日、发牛奶、送红包,增发工作服、安全帽、纯棉内衣、洗发香波、防滑拖鞋等12种劳动保护及生活用品,以人性化管理促进了安全生产。 三是进行“三违”和工伤结构性分析,提升安全管控精准度。各单位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三违”和工伤群体进行结构性分析。从家庭状况、文化、工种、岗位、从业时间、日常工作表现、场所条件及安全状况、违章或受伤的地点、时段、类别、性质、占比等,从中找出问题原因和规律性,抓住重点问题,落实针对性管控措施。2021年,公司千人负伤率同比下降2.92,2022年上半年千人负伤率同比下降1.7,工伤控制创出建企以来最好水平。 四是深化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2018年以来,为改善班队长文化知识结构,解决特种作业人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公司利用职工大学办学资质,连续5年开办了煤矿中等职业教育班,先后有1484名准特种作业人员和班队长完成了中专学历教育,特种作业人员高中以上学历达到96%。2016年以来,公司选派6批247人到中国矿业大学脱产培训,通过黑龙江科技大学龙煤学院定向培训工程技术人员232人,组织3000余人参加省委党校、省国资委举办的各种大讲堂、培训班,有效提升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五是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提升职工岗位技能。2012年以来,全公司有6万余人次参加岗位技能大赛,评选出技术状元197名、岗位能手392名,投入奖励津贴2000余万元;先后有4人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3人荣获“黑龙江省首席技师”、5人被授予“龙江工匠”、3人被授予“鹤岗工匠”称号;鹤矿公司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人才工作2021年度先进集体,12人荣获先进个人。公司相继建成32个劳模和工匠创新技术工作室,其中有6个加入云顶集团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丁宝国物理勘探等3个工作室获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崔凤朝防灭火等7个工作室获鹤岗市创新工作室称号,王纪坤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许晓林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省创新项目。 三、用七项管控措施规范职工班前安全课 一是坚持上好职工班前安全课。无论是井区大班前,还是段队小班前,每月上班前安全课次数不少于总班次的75%。为解决安全课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到位等问题,公司在职工班前安装了监控系统,推动了班前教育培训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坚持全员参加职工班前安全课。管理人员带头,紧盯“零散”作业等重点人,增强职工组织纪律性,消除安全教育培训空白点。 三是坚持矿区两级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轮流授课。突出专业特点,系统培训,使之了解和掌握煤矿采、掘、机、运、通等多方面专业知识。2021年以来煤矿领导上讲台授课达1522人次。 四是坚持组织职工记学习笔记并定期进行全员考试。采取优秀笔记评选、职工班前述学、领导定期审阅等方式,引导职工认真记好学习笔记,并对公司128个岗位(工种)分别建立题库,每月组织一次全员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五是坚持有针对性地开展班前安全教育培训。每月末召开由井区班子成员、主技、技术员、班队长和老工人参加的安全分析会,针对井下现场条件及变化、职工安全思想、岗位安全知识需求的实际,研究制定下个月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和管理。 六是坚持开展班前职工心理疏导。实施职工身心健康十步闭环管理法,开展班前情绪观测,采取“五必清、六必访、七必谈”方式,消除情绪不稳的思想根源,现场无法调适的,安排零散工作或劝回休息,发放当日计时工资。2021年以来为情绪不稳定的职工解决实际问题160余件。 七是坚持对职工班前安全课情况督导考评。由公司党委副书记带队,组织安监局培训处、党委宣传部、矿区工会相关人员逐个单位检查,严格兑现奖罚,切实把责任分解到位、压力传递到位、规定落实到位、效果显现到位。 四、用三大培训技术系统增智赋能 一是应用煤矿安全技术可视化仿真培训系统。公司投入170余万元,利用公司局域网,将涵盖53个工种的可视化仿真培训教学软件,投射到基层114个班前学习室,采用3D立体技术多维度呈现井上下环境场景、展示设备工作原理,展现岗位操作画面,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公司投入238万元,为5个培训中心引进煤矿灾害警示教育VR系统,助力安全教育培训升级。 二是应用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实操仿真培训系统。2017年以来,公司投资820万元,为七个培训中心购进煤矿特种作业实操考核设备,学员通过操作平台,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排除故障等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有效激发了职工“学”的活力,学员考核通过率达100%。 三是应用煤矿移动“e”课堂智慧云平台系统。率先与中国矿业大学共同研发“e”课堂智慧云平台系统,使用手机APP平台开展教育培训,2019年6月在全云顶集团推广。公司和矿每月投入10万余元,对表现优异的矿、区(科)、段队、个人进行奖励。目前,公司职工煤矿“e”课堂参与率由36.8%提高至100%,每日一题答题正确率由23.56%上升到99.23%,月平均积分由58.46分上升到99.25分。 几年来,公司党委、公司在企业经营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煤矿安全培训硬件建设投入1242万元,争取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1100万元,有力推动了安全培训工作提档升级。 各位领导、同志们,“开展安全培训是投资最少、见效最快、回报企业最持久的特殊投资”。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佳喜董事长的讲话要求和此次会议精神,全面抓实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龙煤,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