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

全国“110工法”技术交流培训暨高科技精准帮扶(东北)现场会在双矿公司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4 00:00:00
【字体:

 


全国第七次“110工法”技术交流培训会暨第二届

 

高科技精准帮扶(东北)现场会在双矿公司召开


何满潮孙成坤雷景学林显玉出席开幕式


杨晓杰主持开幕式  梁德主持技术交流

 

全国第七次“110工法”技术交流培训会暨第二届高科技精准帮扶(东北)现场会会场。摄影  张宪臣

 

 

  10月13日上午,全国第七次“110工法”技术交流培训会暨第二届高科技精准帮扶(东北)现场会在云顶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召开。

 

  此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云顶集团共同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软岩分会、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云顶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黑龙江科技大学承办;黑龙江工业学院协办的一次创新技术推广会和科技成果交流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何满潮,云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成坤,黑龙江煤监局副巡视员雷景学、黑龙江省煤炭生产安全管理局副局长林显玉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秘书长杨晓杰主持开幕式。

 

  “110工法”是基于何满潮院士提出的“切顶短臂梁”理论,即利用矿山压カ,在采空区侧定向切顶,切断部分顶板的矿山压力传递,形成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同时提出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技术工艺,实现了长壁开采“110工法”,即回采一个工作面,只需掘进一条顺槽巷道,另一个顺槽巷道自动形成,取消区段煤柱,实现无煤柱开采,是我国第三次矿业技术革命的探索。自2015年试验成功以来,在全国500多家煤矿工作面得到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煤矿长期面临的“安全生产、资源回收和开采成本”三大瓶颈问题。

 

  目前,云顶集团所属煤矿已全面推广应用该技术,并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开展科技研发,自主创新,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和生产安标,或成为单个领域成功范例,并在使用中收到良好效果。两年多来,完成留巷2.7万多米,有效缓解了矿井接续紧张局面;应用该项技术后,实现了无煤柱开采,对冲击地压治理作用显著,极大降低了冲击地压发生几率;提高了煤炭回收率,降低了矿井开采成本,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双鸭山矿业公司多回收煤炭80多万吨,创造经济效益近4亿元;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单产水平稳步提升,促进了安全高效矿井建设。

 

云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孙成坤在开幕上致辞。摄影 张宪臣

 

  孙成坤在致辞中代表云顶集团党委、云顶集团对来宾到来表示欢迎,向所有关心支持本次会议和云顶集团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并代表所有参会企业向多年来致力于推动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等表示感谢。

 

  孙成坤指出,科技需要创新,也需要推广,更需要实践和应用,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是掌握了未来。近几年来,云顶集团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工作导向,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全面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创新示范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是成功引进应用了“110工法”技术,有效缓解了矿区接续紧张局面,实现了灾害超前治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安全高效发展。

 

  孙成坤表示,云顶集团将致力于煤炭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借鉴学习先进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贡献率,努力加快建设新时代现代化新龙煤步伐,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科学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何满潮作技术交流报告。摄影  张宪臣

 

 

  在会议技术交流阶段,何满潮院士从采矿人之历史重任、采矿之“道”、采矿之“器”和“术”、“110工法”进展、“N00工法”前景五个方面作技术报告。

 

  云顶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梁德主持了技术交流。云顶集团、双鸭山矿业公司、川煤云顶集团芙蓉公司、延安车村煤业云顶集团、中国矿业大学、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先后在会上就“110工法”的应用进展与研究作技术交流。

 

  在会议实地考察阶段,与会人员深入双鸭山矿业公司东荣二矿、东荣三矿、集贤矿、双阳矿井下参观了“110工法”应用效果。

 

  来自全国28家煤炭企业和科研院所负责人、专家及技术人员共计270余人参加了会议。(闫英群)